哇卡卡卡卡卡卡卡

【懿荀】歧路


荀彧是整个北方士族的模范,人人都将他视为榜样。

司马懿也不列外。


谁不想像荀令君一样呢,端坐尚书台,驱虎吞狼,龙蟠许昌。


司马懿其实没有见过几次荀彧。

许昌和邺城并不远。他丈量了很多次,也试图寻找各种机会去拜见这位举荐人。

可是丞相府的事务繁多,连轴转是常事,他见到荀彧的次数屈指可数。


会有机会的,他常这么想。

没料到从他出山到荀彧去世。也就短短四年罢了。


身居两城也不妨碍邺城人了解司马仲达对荀令君的热切与尊重。然而在荀彧去世后,他迅速向曹操高调提出了称帝的建言。


“看来偶像的死让你学会了很多东西,比如识时务。”一次醉酒后口无遮拦的蒋济对他说。司马懿笑笑不说话,把这个酒鬼塞进了马车。


在荀彧活着的时候,他投入了曹丕的麾下。丞相府和中郎将府,一个人打两份工。荀彧是人人倾佩的大贤,曹丕也是对荀彧敬重有加。他俩一拍即合,许下了对对方的期许:


那就是像曹操和荀彧一样:贤臣镇守京畿,主君征战四方。


这是他们料想过的最圆满可靠符合当时实际的君臣关系了。


后来荀彧去世,如同曹魏对荀氏保持静默一般,他们也默契地再不提这样的比方,但却依旧遵守着约定的人生道路安排。


再后来曹丕也去世了。新帝曹叡不爱离开京城,他这位录尚书事便显得多余。曾经的道路无以为继,他自此出征在外,谁料从此鹰扬于空,飞龙在天。


高平陵之变时,在耐心等待曹爽回复的那一晚,他也计算过洛阳和许昌的距离。他想,真近啊,近到马足够快的话,两天的时间就能到达。


但也真远啊,就像他永远不会让曹爽成功走到那里去一样。


他和荀彧也是这样近又这样远。门生,是近到能为举荐人守丧三年的关系。


可他们一生也没能说过多少话,对于荀彧来说兴许他只是诸多门生中的一个。

在荀彧死后,即使到了司马懿执掌一半内外军事的正始五年,他也只能做到把荀攸塞进曹操太庙。


他不知道荀彧到底想不想做曹魏的功臣,他永远问不到答案,即使人死而有灵让他知晓了他的心意,曹魏太傅的身份也不会允许他再做什么。


但司马懿还是想问问他到底在想什么,为什么就这么死掉,为什么要在他有能力走到他面前前便死掉。


那年风雪中他在京城看见了荀顗,恍惚间以为见到了故人。直到那人走至近前向他行礼。雪花被风吹散露出年轻人美好的面容。


“是荀令君之子啊。”他叹道。


颍川荀氏自此将和河内司马共创未来。


他想这大概不是荀彧想要的结果。可他也不是为了荀彧做这件事,所以也无所谓。只是有些许执念让他想问问,你到底在想什么,如果你留意过我这个门生,又是否对我有过什么期许。


可那人已成水中月,这个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荀令君。他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。


高平陵之变后,司马懿屠戮八姓。京城名士减半。


曾许诺曹爽降之则不杀的蒋济求他依照诺言放过曹爽。司马懿不从,当他决定做一件事,他就一定会耐心地做到底。


蒋济最后无奈地道:“曹子丹报效国家一世英名,怎能让他断了祭祀。”声音几近哽咽。


司马懿淡淡道:我给他留了一个曾孙子。


蒋济愣怔了半晌,最后惨笑着,一字一句问道:“太傅想做的,真的只是陈平周勃吗?”


司马懿静静看着他,其实从前他没有告诉蒋济,他确实从荀彧之死中学到了一些东西,远比识时务更为刻薄。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登上权力顶端,这样便能让自己的意愿通达四海。譬如此时执掌整个魏国,手握内外军政大权。


司马懿看着他:“子通啊,人终究是要走自己的路的。”


end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

灵感来源是某书的一句:

荀彧死了,司马懿的心也随之死了。

…………

…………

…………

评论(6)

热度(51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